关键词 |
淄博道光时期瓷器,道光时期瓷器私下交易,镇江大清道光年制瓷器哪里可以交易?,清代道光时期瓷器 |
面向地区 |
道光(1821~1850),为清宣宗旻宁的年号。道光朝瓷器生产不如乾隆、嘉庆朝,质地与釉色及纹饰均无法与乾嘉相比。官窑款识品种更是,多为“大清道光年制”篆书款,款识排列以六字三行无边饰和一行横书为常见。书写材料有青花、矾红、紫彩等。有书款,刻款,也有描金款识。字书写流畅。民窑款识见有“大清道光年制”篆款和“道光年制”篆款。外围单框,或无边饰。款识书写不工,字迹潦草,其车有些字不可辨认。
道光皇帝登基以后,厉行节俭,诏戒宫内“饮食勿尚珍异,冠裳勿求华美,耳目勿为物欲所诱,居处勿为淫巧所惑”,此风所至,御窑厂每年烧造瓷器数量锐减,烧造经费亦日渐缩减,据清内务府奏案“自道光二十八年为始,不得过两千两之数”。道光一朝三十年,上色琢器烧造总量应是在六七千件左右。而保存至今能在私人收藏界流通者之数量也极为有限,除去常见之器类如赏瓶等,造型、纹饰颇具风格者更是。
Lot6713
清道光 青花粉彩安居乐业双耳瓶
高30cm
成交价
RMB 8, 280, 000
题识
“大清道光年制”款
北京保利2011年秋季拍卖会
拍卖专场 晚清八十年官窑选萃
Lot5763
清道光 柠檬黄地洋彩花卉纹大碗(一对)
直径18. 5cm
成交价
RMB 2, 817, 500
题识
“大清道光年制”款
北京保利2012秋季拍卖会
拍卖专场乾隆御制翡翠雕水丞,宫廷艺术重要瓷器工艺品
本器口微撇,腹部平滑,圈足,胎体薄厚适中,造型端庄秀丽,曲线柔美。碗内壁施白釉,釉汁润泽,宛若凝脂,碗心用矾红彩以渲染的笔法绘制五只姿态各异、活泼生动的蝙蝠。“五蝠”即“五福”,典出《尚书·洪范》,具体是指:“寿、富、康宁、修好德、考终命”五种人生吉祥之事,以红彩绘制五蝠还有“洪福齐天”之意。碗外壁以黄釉为地,用各色料彩绘制牵牛、秋葵等四枝竞相绽放、纷繁鲜艳的缠枝花,花间枝头还有半放的小花及花蕾点缀,整器纹饰绘制纷繁细密,色彩富丽堂皇。所绘花卉的曲线及布局均与典型的中国传统画风截然不同,明显体现出西方巴洛克装饰风格对中国美学的影响。器物外底施白釉,底心青花书“大清道光年制”六字三行篆书款。
在纹饰上道光时期青花纹饰线条纤细,画面安排妥帖,但过于平整,画意呆滞,人物有形无神。装饰逐渐摒弃乾隆时期的华丽宫廷风格,花卉纹更加图案化。花卉纹饰主要以单线平涂为主,勾勒线条均匀而缺少力度。官窑器中仿康熙山水纹工致而精美,民窑器中则多见仿康熙时期刀马人物的纹饰。白描青花仍是民窑主要装饰的方法,带有日本风格的皮球花纹常被采用。以生活场景为题材的纹饰,如放牧纹、山水纹、婴戏纹等,被采用新的表现形式而重新出现,写实而生动。
粉彩是道光瓷器中的主流,除白底粉彩器外,所见有各种开光粉彩,如珊瑚红地粉彩、绿地粉彩、抹洪地粉彩等,而且往往是和描金工艺结合。道光时期官窑绘工,但纹饰缺乏细腻的感觉。道光的民窑彩绘布局杂乱,施彩薄而欠鲜艳。线条呆滞,纹饰上色彩时而漫出线外的现象,艺术成就不高。
道光青花瓷使用的是国产料,早期的青花呈色较为稳定,色泽亮丽且浓艳;到了晚期青花呈色淡雅,但层次较为清晰。道光民窑青花的色调是暗淡漂浮的。淡描青花的烧造在道光时期还是非常流行的。
道光时期的青花瓷品种还是比较多的,有青花釉里红、青花红彩、青花黄彩、哥窑青花、青花加紫、青花加白、青花堆粉、青花粉彩等品种,这一时期青花粉彩大量的出现。青花堆粉又叫"堆粉青花"或者"青花加白",这种早是出现在康熙,康熙之后也有烧造,但数量很少,直到嘉庆以及道光时期才比较盛行。
道光时期的瓷器基本上是继承了前朝传统的器形式样,在创新上较少,多数都是日用器皿。这一时期的小物件器型丰富多彩,像酒杯这样就有多种多样的,有套杯、卧足小杯、铃铛式小杯。还有很多形制较小的器物像是笔筒、鼻烟壶、鸟食罐等器型都是较为新颖的,这些都是道光时期的一个典型器型。
道光时期的瓷器烧造不论是仿古名窑器物,还是仿前朝的物件大多都显得较为粗笨,观察其胎体会有厚薄不一的现象,整体比例不是很协调,但要注意的是其中也有少量,这些以上的特征倒不是很明显。
道光瓷器的胎体看着是细白的,多数器物的胎质较为疏松,胎釉结合处不是很紧密,通常大件器物的胎体厚重,小件器物的胎质就比较轻薄了。
道光时期瓷器的釉面显得肥厚,其釉面多数是施以粉白釉。这时的大件器物的白釉泛青现象,釉面显得不平整,常会出现波浪状现象,这种被称为"波浪釉",俗称为"浪荡釉",这是道光瓷器釉面的主要特征之一。
沧州本地道光时期瓷器热销信息